Dolby Digital(杜比數位)

 

在1965,一位名為Ray Dolby美國物理學家兼工程師在倫敦建立了杜比研究室(Dolby Laboratories)。

為了專業人士和一般大眾,他計畫發展噪音減少系統以提高音效品質。

現今杜比的名字揚名國際,而且他所創造的環繞音效標準也被使用於電影院和家庭中。

首先是兩個Dolby Digital的原形系統的描述:

  • Dolby Surround(杜比環繞音效):有3個聲道,以100 Hz到7 kHz的頻寬,兩個在前面一個在後面。
  • Dolby Pro Logic(杜比類比式環繞系統):杜比環繞系統增加為四個聲道,包括中置聲道和後面兩個喇叭分享同一個聲道。

關於Dolby Digital 5.1,也叫做AC-3(Audio Code-3),它具有6個聲道–2個在前,2個在後,一個在中間,一個重低音。當播放電影的時候,聲音通常至少以5個麥克風紀錄(一個是為了聲音而4個是為了背景音響效果)。

與Dolby Surround和Pro Logic不同的是,AC-3的頻寬範圍從20 Hz到20 kHz,並使用一種編碼技術,除去使用者聽不見的聲音數據,還創造6個頻道的杜比數位系統音軌編碼,對杜比數位音效而言,一個絕對必要的條件就是解碼器,例如Creative(創新未來)的Extigy就是其中之一,或其他像Fortissimo III的音效卡。

Dolby Digital使用一種大約是1:12的固定音效壓縮方式。

這代表雖然大部分聲音有被編碼,壓縮方式卻總是一樣的,所以我們擁有固定輸出的壓縮運算方式。這個實用面是在磁片的空間,但缺點是音質會隨著音量增大而變差。

相較之下,它在DVD中使用的空間較小,可以得到較多的可用空間來存放語言或其他東西,來補償它所喪失的音質。一般來說,AC-3是以18 bits來編碼,所以AC-3的標準輸出流量是384 Kbps(6聲道x 18 x 48 kHz)。聲

音再生方面,Dolby Digital解碼器傳輸時在前面的聲道會有一毫秒的延遲,因為聆聽音樂時通常會比前面或中間還要靠近後面的喇叭,因而產生完美的音效共鳴。

有些解碼器還能調整延遲的時間來得到最佳聆聽結構。

杜比數位系統標準的主要優點是DVD的數位音響環繞標準。在

DVD標準的定義規則裡,除了杜比數位音軌之外,沒有其他數位音軌可以嵌入DVD。

所以絕對不會在DTS或大部份只有一個數位音軌的DVD中發現Dolby。

這就引申出此標準的第二優勢-它其實是很普遍的。

第一部使用Dolby Digital 5.1音軌的電影是1992年的「Batman returns(蝙蝠俠2)」。

自此之後,實際上所有的DVD都擴大使用這個標準。

 

 

Dolby Digital EX是Dolby Digital 5.1的進階版,它可以支援額外的環繞喇叭或聆聽位置後面的兩個喇叭。

這代表你可以把旁側喇叭放在右邊,來得到音響效果,並且從後放來得到沈浸欲音場當中的效果。

記得雖然Dolby Digital EX並非「真正」的6.1或7.1音效標準,但因為環繞聲道是以傳統5.1環繞音響為編碼基礎,在最初編碼時聲音用Dolby Digital和新增的第六聲道來紀錄,音效工程師考慮這一項而決定何種音效該移到後方,所以EX有明顯的進步。

至於6.1或7.1何者較佳的爭議則非重點。

6.1的後方及中間喇叭被設計成非立體聲,而7.1的兩個後方喇叭及中間喇叭的設計亦是如此。

Fortissimo III 7.1和Digifire 7.1的優點是你可以依據自己的需求多寡來選用6.1或7.1。

這兩種模式純粹是技術上的選擇:假如你擁有一個空間寬廣的大房間來聆聽音樂,7.1會是最好的選擇,否則6.1就已足夠。

 

資料來源:http://www.big5.tomshardware.com/article_000080302.html

 

哈哈..我還在研究中如果想知其他"杜比"的介紹

可以去YAHOO奇魔知識..那裡的說明還不少勒

 

Dolby Digital就是5.1聲道嗎?

/吳立民

在一般人的印象中,總覺得Dolby Digital(杜比數位音效)應該就是多聲道,或者說,應該是包含主聲道、中央聲道、後聲道與超低音聲道的5.1聲道環繞音效,但事實卻非如此。

錄製在DVD影片中的Dolby Digital音效,存在許多可能。它可以是最簡化的單聲道,也可以是眾所周知的5.1聲道,當然也有介於兩者之間的Dolby Digital Stereo、Dolby Digital 4.0、Dolby Digital 5.0……等方式。

在此必須補充一提的,是DVD中的聲音儲存方式,除了Dolby Digital外,也可以是dts數位環繞音效、歐洲的MPEG 2、SONY發展的SDDS,或以高音質立體聲為訴求的PCM數位格式等,但目前DVD主要還是利用Dolby Digital來記錄聲音,營造豐富的環繞效果。

下面就是幾種可能在DVD上出現的Dolby Digital格式,讓我們一一解說:

1. Dolby Digital Mono 杜比數位單聲道音效

只有單聲道的效果,並不足以構成立體聲,多半出現在較為古老的影片中。在影片製作時,會將單聲道的聲音儲存為AC-3格式,因此當以杜比數位系統解碼播放時,只有中間聲道發聲。這樣的音質表現,無疑是比較單調乏味的,因為連基本的立體感都十分欠缺,更遑論環繞效果。

2. Dolby Digital Stereo 杜比數位雙聲道音效

將雙聲道的立體訊號儲存為AC-3格式,因此當以杜比數位系統解碼播放時,可以從主聲道的左右聲道喇叭發聲。這其實與我們常見的兩聲道系統(一般音響都是如此)有相當程度的趨近,可以建構立體的音場感,只不過Dolby Digital的聲音是經過壓縮處理的,多少對音質有些影響,而CD唱片則未經過壓縮,擁有高音質的潛力。

3. Dobly Digital Surround  杜比數位環繞音效

利用矩陣編碼的技術,將主聲道、中央聲道與後方的環繞聲道擠壓到兩個聲道中,並以AC-3格式儲存。當以杜比數位系統解碼播放時,可以聆聽到完整的五聲道,不過環繞聲道為單聲音效,而非立體聲。

不是只有四個喇叭,怎麼會是五個聲道發聲呢?那是因為一般家庭劇院系統後方的環繞聲道都是雙聲道,這裡就是以雙聲道來呈現單聲到,也就是讓兩個喇叭發出一模一樣的聲音。

4. Dolby Digital 4.0 杜比數位環繞音效4.0

把獨立的四個聲道,包括主聲道、中央聲道與環繞聲道編碼成AC-3格式儲存至DVD影片中,因此透過杜比數位系統解碼播放時,可以聽到完整的五聲道。此時環繞聲道為獨立的單聲道錄音。

乍看之下,Dolby Digital Surround與Dolby Digital 4.0似乎是一樣的,其實不然。嚴格說來,Dolby Digital Surround是利用兩個聲道來儲存資料,中間聲道與環繞聲道都是從這兩個聲道推演、計算出來的;不過Dolby Digital 4.0卻是紮紮實實的使用四個聲道來儲存主聲道、中央聲道與環繞聲道,還是有些不同。

5. Dolby Digital 5.0  杜比數位環繞音效5.0

把獨立的五個聲道,包括主聲道、中央聲道與後聲道編碼成AC-3格式儲存到DVD影片中,當透過杜比數位系統解碼播放時,可以還原完整的五聲道。此時後方的環繞聲道開始走獨立雙聲道路線,提供更精確的定位感與音場包圍感。

6. Dolby Digital 5.1  杜比數位環繞音效5.1

除了主聲道、中央聲道與後聲道外,另外加上一個超低音聲道,然後將這個六個聲道編碼成AC-3格式儲存。因此以杜比數位系統解碼播放時,可以聆聽到五個聲道再加上一個超低音聲道。

由於這個低音聲道只涵蓋低頻範圍,並不是完整的頻率範圍,所以以0.1視之。提醒讀者一點,並不是所有的DVD影片都提供低音聲道音效,因此,如果您的主聲道喇叭的低頻夠沈,其實也可以發揮延伸低頻的效果,不見得非要加上這個超低音不可。

雖然Dolby Digital有多種可能性,也包含多寡不同的輸出聲道,但一般而言,我們都簡單的以Dolby Digital來表示Dolby Digital 5.1,也就是5.1聲道的Dolby Digital或AC-3。至於兩聲道的Dolby Digital 2.0,多半會以2 Channel Dolby Digital來稱呼。

7. PCM  高音質數位音效

相較於前述幾種利用AC-3編碼技術來壓縮資料量的作法,DVD也可以利用PCM格式儲存未經壓縮的雙聲道訊號,由於沒有經過任何壓縮損失的處理程序,因此可以獲得最佳的音質表現。

其實這種PCM錄音格式跟CD唱片是一樣的,但由於DVD具有龐大的空間與速度優勢,可以大膽使用更高的取樣率與解析度,因此可以提供遠高於傳統CD的表現。

8. dts 數位環繞音效

同樣屬於5.1聲道的環繞效果,但dts採用與AC-3不同的壓縮技術將環繞音效儲存至DVD。播放時必須採用具有dts解碼能力的系統,才能將隱藏在DVD中的5.1聲道釋放出來。

同樣是5.1聲道,dts跟Dolby Digital 5.1有何差異?最大的差別,在於兩者使用不同的「演算法」,也就是使用不同的方式來壓縮5.1個聲道的聲音。Dolby Digital 5.1可以將相同的資料壓得更少,佔用最小的空間。反過來講,由於dts不刻意追求最強悍的壓縮能力,因此也有機會保存更多的資訊,如果處理得當,確實可以提供很優越的表現。

 

編碼方式

Dolby Digital (Dolby AC-3)

Dolby Pro Logic

Dts

處理方式

各聲道獨立數位編碼

類比矩陣運算

各聲道獨立數位編碼

錄製聲道數*

5.1 聲道

2 聲道

5.1 聲道

播放聲道數

5.1 聲道

4 聲道

5.1 聲道

環繞聲道是否立體

立體

單音

立體

環繞聲道頻寬

20Hz~20KHz

100Hz~7KHz

20Hz~20KHz

獨立的超低音聲道

傳輸率

448kbps**

N/A

1536kbps

*表示錄製時,需要佔用的聲道數(Channel)。譬如說,Dolby Prologic雖然屬於四聲道的環繞系統,但實際上卻可以利用矩陣演算(Matrix)的方式將中央聲道與環繞聲道隱藏在兩個聲道中,所以只佔用兩個聲道來儲存。

**這是一般DVD上的平均值,但實際的傳輸率是可能變動的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光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